2021.07.01【元氣gogo 編輯部/台北報導】國內疫情3級警戒持續到7月12日,遠距上班上課已成為生活中的日常,如何能減輕新冠肺炎的染病風險,是同島一命共同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全台拖打率仍未達到總人口數的10%(編按:新冠疫苗最新接種統計資料▸點此),除了疫苗數量的不足,也可能受疫苗相關的副作用影響。
那麼,自己的命只能自己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指出,根據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此波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相關風險和發病率。其飲食建議摘錄如下:
1.每日攝取3份蔬菜類、2份水果類,搭配全穀雜糧類
蔬果雜糧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抗氧化物,包括維生素A、C、D、E、B群、鋅、硒、膳食纖維及植化素,它們是免疫系統的重要調節劑,可利用多種途徑促進免疫細胞功能,進而優化免疫系統。
2.每日補充適量的豆魚蛋肉類與1至2杯的乳品
含有優質蛋白質,可建造修補上皮細胞及器官組織,為身體提供良好防禦屏障,降低病毒入侵機會,同時可以維持肌肉組成,避免衰弱肌少症狀。
3.每日攝取油脂及堅果種子類
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作用。海鮮,海藻油,海魚和亞麻籽中存在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支持免疫系統;橄欖油、葵花油、紅花籽油和堅果中的ω-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則具有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的作用。
徐裴莉營養師表示,文獻顯示足夠的水分對於細胞穩定、腎臟功能維持、體溫控制、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胃腸道和心臟功能以及預防頭痛、脫水等至關重要。根據不同年齡層、活動量、生理和疾病狀態,每天建議兒童4至5杯、青少年7至11杯、成年人10至12杯的水份需求。此外,目前尚無文獻顯示營養補充品對於預防COVID-19的功效,因此最好是從天然食物中獲得營養素,無須從補充品中獲得。
徐裴莉營養師提醒大家,面對疫情,建議民眾每日以新鮮食物作為均衡飲食的基礎,注意水分補充,減少含糖飲料和加工品的攝取。營養補充品需根據醫師或營養師評估後建議補充,否則多食無益。除了平日的飲食保養,應以謹慎態度做好自我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才是杜絕疫情流行的根本之道。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兩手臂的血壓值差異太大 可能拉近你與心臟病、中風的距離
▸新冠疫苗原理知多少?科普疫苗「知識點」這篇千萬別錯過!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