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全台上半年口腔癌篩檢減少1.5萬人次 死亡風險恐增3成5

受疫情影響全台上半年口腔癌篩檢減少1.5萬人次 死亡風險恐增3成5

2021.07.27【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8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

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避免接觸菸、檳榔及飲酒等危險因子外,有菸檳行為者,定期口腔黏膜檢查也不可少。(圖片來源/pixabay.com)

有菸檳行為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 死亡風險增加35

預防口腔癌的發生,除避免接觸菸、檳榔及飲酒等危險因子外,有菸檳行為者,定期口腔黏膜檢查也不可少。實證顯示,有菸檳行為者不做口腔黏膜檢查,死亡風險增加3成5。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接受癌症篩檢的情形也大受影響,根據1至6月最新統計,有菸檳行為者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有23.7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5萬人次(6%)。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於防疫期間做好全防護,抗疫也要防癌,呼籲有菸檳習慣的人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外,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尚未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者,記得於疫情緩和後,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建議有口內症狀的民眾,應儘速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圖片來源/pixabay.com)

預防口腔癌不二法門 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

預防口腔癌的不二法門為「拒絕菸檳、定期檢查及早就醫」,有嚼食檳榔與吸菸行為的民眾需及早戒除菸檳等有害物質,也應養成定期至醫療院所做口腔檢查的習慣,早期發現口腔病灶是提升存活率與降低治療難度的關鍵。民眾若發現口內出現「破斑硬突腫」之一的情形,應盡速就醫:

(1)破:口腔黏膜破皮超過兩週未癒合。

(2)斑:口腔黏膜出現不明的紅斑、白斑。

(3)硬:口腔黏膜逐漸變硬、緊,最終嘴巴張不開。

4)突:口腔黏膜表面不規則突起(乳突狀或疣狀突起)。

(5)腫:臉或頸部出現腫塊或兩側不對稱。

建議有口內症狀的民眾,應儘速至牙科或耳鼻喉科就醫,必要時應接受切片檢查,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才能真正有效降低口腔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依資料顯示,經檢查發現為早期(第0至1期)病灶與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

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降低死亡風險

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篩檢率達約5成,就可降低21%晚期口腔癌發生率及26%死亡風險,為降低口腔癌發生率及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起補助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癌篩檢,每年透過篩檢可以發現3,600名癌前病變個案與約1,300多名口腔癌。

不過,防範口腔癌不能僅靠政府衛生局所與醫療院所等單方面推動篩檢,有菸檳習慣的民眾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之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就可接受檢查。

依資料顯示,經檢查發現為早期(第0至1期)病灶與及時接受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如果延遲發現或治療,則晚期個案存活率不到4成。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盛夏芒果生產旺季 好好享用當季芒果帶給健康的7個好處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