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痔瘡是十分常見的疾病之一,「十人九痔」之說其實並不誇張,根據統計罹患痔瘡機率接近9成。痔瘡症狀千變萬化,較輕微的症狀像是解便時出血、肛門搔癢及異物感,較嚴重時,會讓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何謂痔瘡?
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說明,痔瘡組織其實在人體是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3個結構所組成,而痔瘡組織就扮演著「軟墊」,有著緩衝及協助封閉肛門的作用。一般我們所談論的痔瘡,可以說是已產生症狀的病態痔瘡組織。
痔瘡症狀
痔瘡症狀許多,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解便時出血或者肛門口有疼痛感,大部分的人在察覺到自己可能有痔瘡時,第一個發現的症狀通常是排便出血或疼痛,不過除了這兩個症狀,還有其他可能的症狀還包括: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肛門處有搔癢感和灼熱感、直腸或肛門會觸痛或持續性疼痛、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等。

痔瘡成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病因來解釋痔瘡的產生,但是推測可能是「長時間」痔瘡組織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等因素或是壓力可能造成靜脈血管回流受阻並異常擴張。
痔瘡好發9大族群
1.便秘、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2.熬夜、作息不正常。
3.常久站、久坐、肥胖及懷孕(因腹部壓力增加)。
4.從事激烈運動。
5.愛吃辛辣食物。
6.水分、纖維攝取不足。
7.有潰瘍病史者。
8.酗酒及肝病病人。
9.有吸菸習慣。
痔瘡依嚴重程度可分4級
第1級:排便時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第2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3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第4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痔瘡治療方法
主要分為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兩大類,「非手術療法」針對內痔症狀較輕微的病人,可以採用飲食改善、溫水坐浴、塗抹藥物的方式治療。至於2、3級的內痔也可採用橡皮圈結紮法。
「手術療法」較針對痔瘡嚴重脫出、經多次或多種非手術療法但治療效果不彰、合併其他肛門疾病等。不過,非手術治療5年痔瘡復發率高達50%,手術則不到5%。至於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以及適用哪種手術,仍需由專業醫師評估。
#非手術療法
飲食改善 | 以攝取高纖食物或水果為主,並搭配多喝水補充水分,纖維素能幫助腸胃道的蠕動,且能預防便秘及降低痔瘡出血的機會,一天攝取1.5至2公升的水,有助於糞便的軟化。 |
溫水坐浴 | 可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減輕壓力、減少疼痛。方法是以臉盆或容器裝水,使整個臀部泡入水中,水溫約40度,每次浸泡5至10分鐘,每日約3至4次。 |
服用藥物 | 可使用藥膏、塞劑及口服消炎止痛藥,減輕肛門不適。 |
橡皮圈結紮法 | 以口徑極小的強力橡皮圈綁在痔瘡痔核根部,達到阻斷血液的效果,使痔核缺血壞死後脫落,通常可在門診直接進行,約幾10秒的時間即可完成,痔核約在手術後7到10天會自動脫落,也可使用在第3級痔瘡。 |
電燒治療 | 治療位置在內痔叢頂端,近年的電燒治療以雙級電燒治療為主。 |
硬化劑注射療法 | 將特定化學藥劑注射於痔瘡組織內,導致組織纖維化,使痔瘡組織固定於肛管內不致脫出。 |
紅外線燒灼 | 紅外線可使痔瘡的組織蛋白凝固、壞死,以及蒸發細胞中的水分,僅適用於第一級痔瘡。 |
#手術療法
傳統痔瘡切除術 | 健保給付,適用於內痔、外痔的病人,手術時間約1小時,相比其他方式恢復時間較長,較疼痛,但復發率較低。 |
痔瘡環狀切除術 | 自費,適合較輕微的內痔,不適用外痔和痔瘡過大病人,手術時間約20分鐘,手術時間較短、出血量少、傷口癒合較快,缺點為復發率較高。 |
超音波諧波刀痔瘡切除術/組織凝集儀痔瘡切除術 | 自費,適合較嚴重的內痔,手術時間較短,優點為對組織傷害較小、術後疼痛感較輕及術後恢復較快,缺點為費用較為昂貴,復發率與傳統痔瘡切除同為較低復發率。 |
如何預防痔瘡復發?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適當的做收縮和放鬆的提肛動作。
3.勿久蹲、久坐,可定時起身活動。
4.控制體重,避免虛胖增加得到痔瘡的機率。
5.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
6.多吃高纖蔬果,可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

黃亘毅醫師呼籲,痔瘡的症狀多樣,嚴重程度不一,尤其痔瘡年輕化已出現明顯趨勢,且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快速增加,若一旦發現痔瘡症狀,且持續未改善,切勿聽信偏方亂投藥,也千萬別因為害羞而諱疾忌醫,務必由專業醫師檢查後排除重大疾病可能性,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