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隨著國人飲食的精緻化及工作久坐,使得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痔瘡,不少人因痔瘡而痛到坐立難安,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到底痔瘡是什麼?形成的原因及治療方法為何?
痔瘡組織為正常生理功能構造之一,位在直腸與肛門周圍,由黏膜下的血管叢與纖維結締組織所構成,具有軟墊作用。一般來說,痔瘡沒有症狀並不需要治療,反之,若發生血管擴張、平滑肌及結締組織斷裂滑動,例如:骨盆腔受到壓迫,使血液鬱積在周圍靜脈和皮下黏膜,造成凸起、脫垂腫脹,即為病態的痔瘡。
病態痔瘡可能的症狀有:血便、肛門口出現脫垂或腫塊、肛門口搔癢、疼痛、偶爾有糞便滲漏等情形,此時就應進一步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當痔瘡症狀發作時,除了手術治療外,食藥署提供3招緩解:

第1招:日常生活調整
增加纖維攝取,規律運動,並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第2招:溫水坐浴
一天進行2至3次溫水坐浴,每次 10至15分鐘,可緩和急性發炎、改善水腫、放鬆括約肌、減少痔瘡周圍的刺激與搔癢。
第3招:使用藥品治療
痔瘡治療藥品,主要為在患部使用之軟膏或肛門栓劑,依不同成分有不同功效,例如:
止痛、止癢、止血、收斂、殺菌及消炎
局部麻醉劑(Lidocaine、Benzocaine)、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類固醇(Hydrocortisone、Prednisolone)、血管收縮劑(Phenylephrine、Ephedrine)及保護收斂劑(Zinc Oxide),可提供止痛、止癢、止血、收斂、殺菌及消炎的效果。
修補組織
另外,也有產品會添加尿囊素(Allantoin)來修補組織。
改善患部血液循環
利用維生素E醋酸酯(Tocopherol Acetate)改善患部血液循環。
民眾可就醫或至藥局購買指示藥品,因不同痔瘡治療產品之用藥方式與注意事項可能不同,民眾用藥前務必諮詢醫師、藥師或藥劑生。
預防及治療痔瘡應從改善生活飲食及運動習慣開始,若出現痔瘡症狀,應注意其嚴重性及用藥的副作用,及時就醫,才能控制病情、早日痊癒。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