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下滑別冷到!保暖抗寒熟記「慢、熱、起、穿、行」 慢性病族群尤其注意低溫危機

慢性病年長者尤其別冷到! 保暖抗寒熟記「慢、熱、起、穿、行」

2021.11.21【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天氣又要變冷了!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一(22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將明顯轉涼,且時序亦將進入小雪時節,天氣逐漸寒冷,低溫可能持續4至5天以上,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天氣漸寒,日夜溫差大,提醒長者們因夜間或清晨溫度較低,身體對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圖片來源/pixabay.com)

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危害 尤其是高風險慢性病族群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要多關心家中長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與活動時的安全,及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高風險的慢性病族群,例如: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或有抽菸習慣、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病史者等,一定要做好保暖防護,以免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另外,工作忙碌是每個人的常態,一旦忘記或是沒有時間喝溫開水,血液容易變得黏稠,建議隨時補充溫開水,可降低血壓升高及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出門需穿著保暖衣物及戴帽子,採多層次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時,可隨時穿脫衣物。(圖片來源/pixabay.com)

天氣漸寒日夜溫差大 抗寒絕招「慢、熱、起、穿、行」

天氣漸寒,日夜溫差大,提醒長者們因夜間或清晨溫度較低,身體對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

慢:避免瞬間起床的頭暈現象,應該慢慢地下床

熱: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或進行伸展暖身運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

起:起床後的活動不要過於急促,先補充溫開水暖暖身體。

穿:起身後先坐在床邊,添加衣物或外套禦寒保暖

行:記得以溫和方式進行相關的日常活動

運動暖身保健康 多層次穿著可隨時穿脫衣物

冬季早晚溫度偏低,提醒習慣早起運動的民眾,不要急著太早出門運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或建議也可改在室內運動。對於高危險群,最好避免單獨去爬山或從事離開人群的運動,亦不宜單獨泡湯。

出門需穿著保暖衣物及戴帽子,採多層次的「洋蔥式」穿著,方便隨著溫度變化時,可隨時穿脫衣物。另外,儘可能選擇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之衣物,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結伴運動,相互扶持與照應。

規律服藥量血壓 記得定期回診

面臨溫度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千萬不可自行停藥。

面臨溫度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圖片來源/pixabay.com)

注意身體徵兆 就醫掌握黃金時間

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心血管疾病之急性發作,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是危及生命之緊急狀況,儘早就醫可減少死亡及病後殘留失能之嚴重度。

如果出現心臟病徵兆(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心臟病症狀,更年期女性則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可能立即危及生命,建議儘速就醫接受治療。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帶健保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冬天也是中風發作的高風險期,若發現有小中風的情形,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一定要打119儘速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而造成遺憾。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