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旅遊最怕「動暈症」!專業藥師提醒:暈車藥吃對時間才有效 常見兩大成分使用方式比一比

出門旅遊最怕「動暈症」!專業藥師提醒:暈車藥吃對時間才有效 常見兩大成分使用方式比一比

2021.12.10【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每到歲末,除了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最令許多上班族期待的,就是新年度的休假規劃了!如何好好利用休假時間,安排旅遊行程,釋放工作壓力,成為除舊佈新的重要課題。然而,出門旅遊最煞風景的事,莫過於發生暈車、暈船或暈機,到底民眾該如何預防呢?

暈車、暈船、暈機 醫學上稱為「動暈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陳怡晏藥師指出,暈車、暈船、暈機都屬於醫學上所稱的「動暈症」,常見症狀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起因與視覺及前庭系統的知覺衝突有關。容易發生動暈症的人,可先採取預防措施,例如:搭車坐在前座(搭飛機坐在機翼附近、搭船坐船中央)、搭車時開窗以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飲食。必要時,可於搭乘前服藥,以減少動暈症的發生。

暈車藥主要成分,多為第一代抗組織胺(first-generation antihistamine) 與東莨菪鹼(scopolamine)兩大類。(圖片來源/pixabay.com)

服用暈車藥最佳時機 出發前3060分鐘

暈車藥主要成分,多為第一代抗組織胺(first-generation antihistamine) 與東莨菪鹼(scopolamine)兩大類:

第一代抗組織胺:抑制前庭活性,預防或緩解動暈症

第一代抗組織胺的作用為抑制前庭活性,能預防或緩解動暈症。可用於動暈症的第一代抗組織胺有:cyclizine、dimenhydrinate、diphenhydramine、meclizine等。建議於出發前30至60分鐘服用,旅行期間可視需要每隔4至6小時服用1次。

第一代抗組織胺最常見的副作用為 「嗜睡」,服用後應避免開車、騎車、操作危險器械或需專注力及警覺性的工作。此外,老年人及孩童易受到抗組織胺作用而產生失眠、神經質、焦躁不安等症狀,且老年人使用後應慎防跌倒。

東莨菪鹼:分為口服及經皮吸收貼片兩種劑型

東莨菪鹼成分暈車藥又可分為口服與經皮吸收貼片兩種劑型,其中,口服劑型多為複方,建議搭乘交通工具前30 至60分鐘服藥;至於經皮吸收貼片劑則在搭乘交通工具前至少4小時使用,並於旅途結束後除去,藥效可維持72小時,貼於耳後沒有毛髮的皮膚上,1次只能貼1片。

東莨菪鹼成分暈車藥:口服劑型vs.經皮吸收貼片劑

① 口服劑型:多為複方,建議搭乘交通工具前30至60分鐘服藥。

② 經皮吸收貼片劑:搭乘交通工具前至少4小時使用,並於旅途結束後除去,藥效可維持72小時,貼於耳後沒有毛髮的皮膚上,1次只能貼1片。

值得注意的是,東莨菪鹼具抗膽鹼作用,使用過當可能出現排尿困難、口乾、便祕、視覺模糊、頭痛、心悸等,一旦發生上述症狀請立即停止使用。此外,它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若併用鎮靜劑或安眠藥,可能會加重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情形。

兒童、孕婦或本身有氣喘、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病患,服用前應先請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並遵醫囑使用。(圖片來源/食藥署提供)

這幾類族群 使用暈車藥前應先請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

食藥署也提醒,兒童、孕婦或本身有氣喘、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病患,服用前應先請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並遵醫囑使用。一般民眾如到社區藥局購買,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並遵循仿單(藥品說明書)使用,勿超過建議用量或次數。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