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體重過重成人每2人中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 營養師教你掌握1招飲食原則逆轉

40歲以上成人體重過重者每2人有1人罹患代謝症候群 營養師教你用1招逆轉

2022.04.08【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38歲白先生,日前參加完高中同學會,才一到場就被久未見面的同學調侃說日子過的不錯,伙食很好,整個人都胖了好幾圈。過去還曾參加籃球校隊的他,現在因工作忙碌,時常加班應酬,也不再維持運動習慣;飲食上雖不挑食,但也不能算是健康的飲食型態。

代謝症候群不是特定疾病 而是這些指數異常的統稱

近期他去做健康檢查,檢查結果雖沒什麼重大健康問題,但仍有幾項結果顯示異常,腰圍過粗、三酸甘油脂偏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解說醫師當場就建議他雖無重大疾病但應立即改善生活型態,因他的幾項異常指數都符合已有代謝症候群的情況。

何謂「代謝症候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說明,代謝症候群不是一個特定的疾病,它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依據2007年台灣國民健康署標準,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1)腰圍過粗、(2)血壓偏高、(3)飯前血糖偏高、(4)三酸甘油脂偏高、(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有體重過重問題的民眾,除了肥胖問題之外,千萬還要留意代謝症候群其它幾項危險因子。(圖片來源/pixabay.com)

體重過重除了肥胖問題 更要留意罹患代謝症候群

潘富子營養師強調,有體重過重問題的民眾,除了肥胖問題之外,千萬還要留意代謝症候群其它幾項危險因子。根據研究發現,肥胖者及非肥胖者若長期體重增加都有較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若有代謝症候群,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

把握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31高」健康飲食原則

需特別注意的是,台灣於2020年已進入肥胖時代台灣45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有超過50%以上都有過重(BMI 在24至27)、甚至是肥胖(BMI大於27)的問題。國民健康署202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過重或肥胖者共有105萬人,其中5成以上(約50萬人)的民眾有代謝症候群。

潘富子營養師分享過往營養諮詢案例,有肥胖問題的民眾大多為飲食控制不佳所造成。國健署表示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體態的不變法則,把持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31高」飲食原則。

國健署表示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是維持健康體態的不變法則,把持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的「3少1高」飲食原則。(圖片來源/pixabay.com)

潘富子營養師也補充建議盡量選擇原形食物、減少攝取加工食品,份量也要做到控制,別因愛吃就貪吃幾口;由國健署所設計的「我的餐盤」,可方便了解及控制每餐6大類食物要吃的量並做到均衡飲食。定期健檢監測血壓、血糖、血脂也是相當重要,可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相關危險因子,及早介入與控制。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