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習慣開燈睡覺嗎?研究:即使少量的光也會增加自律神經系統活躍性 恐提高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

你習慣開燈睡覺嗎?研究:即使少量的光也會增加自律神經系統活躍性 恐提高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風險

2022.10.31【元氣gogo 編輯部/外電編譯】有些人怕黑,喜歡開著大燈睡覺,比較有安全感,現在有研究發現,開燈睡覺,即便是一盞昏暗的小夜燈,也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包括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其中,光源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身體內部的生理時鐘控制著從溫度到激素釋放的一系列生物過程,透過生理時鐘與晝夜的外部循環同步。然而,過去的許多研究皆表示,晚上開著燈睡覺,可能會造成健康問題,其中與女性肥胖和老年人的第2型糖尿病有關。

美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這次的研究中發現,與在黑暗中睡覺的人比起來,夜間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人,他們的血糖和心血管調控能力會變得比較差,而且會抑制身體釋放睡眠激素——褪黑激素的量,讓人在應該放鬆的時候,反而讓身體保持警覺性。

與在黑暗中睡覺的人比起來,夜間暴露在人造光源下的人,他們的血糖和心血管調控能力會變得比較差。(圖片來源/pixabay.com)

美國芝加哥Northwestern大學Feinberg醫學院睡眠醫學主任Phyllis  Zee指出,他們發現,即使是少量的光,也會增加自律神經系統的活躍性,而這就會增加心率並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進而提高了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共招募了20名健康的年輕人來進行睡眠實驗,其中10個人連續兩個晚上,在只有昏暗夜燈的空間睡覺,另外10個人先在昏暗燈光下睡了一晚,第二天晚上睡覺時,則是在相當於陰天亮度的房間睡覺。

為了自身健康著想,睡覺的時候還是把電燈關上,安安穩穩的一夜好眠。(圖片來源/pixabay.com)

結果發現,雖然兩個組別的人,體內的褪黑激素(一種由身體產生的促進睡眠的激素)的量是差不多的,但開著燈睡覺的那一組人,在早上測量的胰島素阻抗的情況更高,心率也變得更快,同時降低了心率變異性,心率變異性低下是疾病與死亡高風險的早期指標。所以,為了自身健康著想,睡覺的時候還是把電燈關上,安安穩穩的一夜好眠。

原文網址:Even a Little Light in Your Bedroom Could Harm Health

更多元氣gogo文章:
▸物質無法填補心靈——人生,追求的是心境與智慧! 你突然的離開,我該如何追尋我人生的意義?
▸人生很長,時間很短——學習把握每一個現在而不是等待!這一站,是斷捨離的再出發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