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無性生活或停經婦女也可能罹患子宮頸癌 究竟子宮頸癌如何發生?又該如何預防?

已無性生活或停經婦女也可能罹患子宮頸癌 究竟子宮頸癌如何發生?又該如何預防?

2022.11.05【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依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診斷出子宮頸癌個案有1,393名,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7.7人,成為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9位。究竟子宮頸癌是如何發生?又該如何預防呢?

什麼是子宮頸癌?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感染後多會自行痊癒,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因此,能夠確實預防HPV感染、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早期接受治療就格外重要。

何謂人類乳突病毒?

目前已知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型別約100型,其中會感染人類生殖道的約有40型。

依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與子宮頸癌發生關係的強弱,將其分為高危險型:包括16、18、31、33、52、58等型別為台灣較常見的高危險型別;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的6、11型屬於低危險型別。

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對於子宮頸癌和生殖器疣,可以施以局部治療。

如何預防子宮頸癌?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預防子宮頸癌有三道防線:安全的性行為、接種HPV疫苗,並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三管齊下有助於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

安全性行為

HPV大部分經由性接觸傳染,必須全程使用保險套,可以大幅減少感染HPV的機率,進而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上市3款HPV疫苗,皆可預防第16、18型HPV感染所引起的子宮頸癌。(圖片來源/pixabay.com)

接種HPV疫苗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上市3款HPV疫苗,皆可預防第16、18型HPV感染所引起的子宮頸癌,但由於疫苗只能預防約7成的子宮頸癌發生,因此接種後仍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於已有性經驗的婦女也可接種疫苗,但無法預防已感染HPV型別所引起的疾病。

定期篩檢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國際公認可有效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的篩檢工具,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檢查,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有異常,請儘速就醫;即使抹片檢查結果正常,若有任何異狀時仍應儘速就醫。

子宮頸抹片檢查過程簡單,大多不會感到疼痛,採檢過程,係將擴陰器置入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小刷子在子宮頸上,輕輕刮取少量剝落的上皮細胞,塗抹於玻片上,經過染色後,透過顯微鏡檢查是否有可疑性的癌細胞存在。子宮頸抹片檢查之目的即是要找出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後,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 檢查前注意事項:

1.不要沖洗陰道。
2.避免盆浴。
3.勿放置塞劑。
4.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
5.避開月經期間。受檢時,請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之醫院診所就診。

# 後續確診注意事項:

由於子宮頸抹片是刮取子宮頸上皮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顯現異常,因此,如檢查結果有異常,仍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診斷和是否需要治療。

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及後續處理方式。(圖片來源/截取自國健署網站)

早期子宮頸癌 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

子宮頸癌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或疼痛,需透過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如經診斷為癌前病變,大部分只需要簡單的門診手術就可治癒;即使經切片證實為癌症時,只要發現得早,並及時接受治療,治癒率隨之提升,早期子宮頸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但到了第4期則降至2成,因此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很重要!

至於已無性生活或停經的婦女,也要作抹片幾查嗎?國健署表示,由於HPV感染後,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久才進展為子宮頸癌,所以,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作抹片檢查。

國健署呼籲民眾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以確定是否符合補助資格,並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至健保特約具婦產科、家醫科的醫療院所,或洽當地衛生局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

此外,如欲查詢住家附近的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可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查詢。

更多元氣gogo文章:
▸人生當中,誰會先成為誰心中——永恆的追憶,真的沒有人可以說得準的!
▸人生很長,時間很短——學習把握每一個現在而不是等待!這一站,是斷捨離的再出發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