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白天嗜睡的原因找到了!並不是晚上沒睡好導致 而是大腦中保持清醒的系統消失

阿茲海默症白天嗜睡的原因找到了!並不是晚上沒睡好導致 而是大腦中保持清醒的系統消失

2022.11.07【元氣gogo 編輯部/外電編譯】阿茲海默症患者白天經常昏昏欲睡,但可能不是因為晚上睡眠不好而引起的。一項監測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睡眠狀況,並在患者死後研究他們的大腦的臨床試驗,發現了導致這種白天嗜睡的原因,是他們體內有助於保持清醒的神經元受到損傷,研究發表在《JAMA Neurology》(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期刊)。

這項研究對象包括33名阿茲海默症患者、20名PSP(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和32名在生命末期但擁有健康大腦的志願者。這些患者都是California大學舊金山分校記憶與衰老中心的患者,他們透過腦電圖監測睡眠狀況,並在死後捐贈了大腦供研究使用。

之前的研究就發現,在需要一直小睡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中,這種疾病已經讓他們腦中保持清醒的神經元受損;而且已知這些患者並不是因晚上沒睡好而導致白天想睡,而是他們的大腦中讓他們保持清醒的系統已經消失了。(圖片來源/pixabay.com)

神經病理學家Lea Grinberg博士表示,之前的研究就發現,在需要一直小睡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中,這種疾病已經讓他們腦中保持清醒的神經元受損;而且已知這些患者並不是因晚上沒睡好而導致白天想睡,而是他們的大腦中讓他們保持清醒的系統已經消失了。

相反的現象發生在患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患者身上,例如PSP(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患者,他們也被納入研究,這些患者的神經元受損,使他們感到疲倦,但也因此無法入睡,而且睡眠被剝奪。

該研究小組在研究期間測量了與神經退行性過程相關的兩種蛋白質,即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儘管過去的大多數研究都表明β澱粉樣蛋白的積累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但該團隊卻發現了PSP患者的大腦中,並沒有大量積累的β澱粉樣蛋白。這些發現證實了tau蛋白是睡眠障礙的關鍵驅動因素。

美國California大學舊金山分校的醫學生Joseph Oh表示,我們可以把這個保持清醒的系統想像成一個帶有喚醒促進神經元和睡眠促進神經元的開關,每個神經元都與控制晝夜節律的神經元有關。而且已確認這種已知存在於模型動物中的開關,也同時存在於人類中,並控制著睡眠和清醒週期。

該實驗的負責人,也是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Christine Walsh博士表示,他注意到PSP和阿茲海默症兩種疾病處於睡眠障礙光譜的兩端,她並預計這項研究將導致因治療由神經退行性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礙的新方法;而且未來阿茲海默症的治療可根據患者的需要進行調整,增強「清醒」系統,同時削弱「睡眠」系統。

我們可以把這個保持清醒的系統想像成一個帶有喚醒促進神經元和睡眠促進神經元的開關,每個神經元都與控制晝夜節律的神經元有關。(圖片來源/pixabay.com)

原文網址:Researchers Discover Why Alzheimer’s Causes Daytime Drowsiness

文章:
▸物質無法填補心靈——人生,追求的是心境與智慧! 你突然的離開,我該如何追尋我人生的意義?
▸人生很長,時間很短——學習把握每一個現在而不是等待!這一站,是斷捨離的再出發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