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元氣gogo 編輯部/外電編譯】數以百萬計的老年人透過每日服藥來控制甲狀腺功能低下,但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較高。研究人員發現,在超過15,000名台灣老年人中,那些接受過甲狀腺功能低下治療的人,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的風險較高。
甲狀腺生產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症狀,包括:疲勞、不耐寒、便秘、身體疼痛、憂鬱和體重增加。研究表明,甲狀腺素的減少,也可能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不過可以透過服用甲狀腺藥物來逆轉這個現象。但至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是否會導致不可逆的失智症尚不清楚,這個發表在《Neurology》(神經病學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並沒有明確回答這個問題。

這項研究調查了超過15,000名老年人的醫療紀錄,其中一半被診斷患有失智症,這些患者中的每一個都與同性別和同年齡的無失智症的患者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在失智症患者當中,0.9%的人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病史,而沒有失智症的人則為0.4%。研究人員權衡了其他因素(包括:心臟病、糖尿病、憂鬱症或酒精依賴病史)之後,發現了甲狀腺功能低下本身與更高的失智症風險有關。
研究發現,在65歲及以上的患者中,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被診斷患有失智症的可能性高出81%。當研究人員觀察接受激素替代藥物治療的患者時,發現差異甚至更大:與沒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相比,他們患失智症的風險高出3倍。Brown大學Alpert醫學院的研究員Chien-Hsiang Weng博士表示,他們認為這與藥物本身沒有任何關係。
Alzheimer協會醫學和科學關係副總裁Heather Snyder則說,就生物學機制和對失智風險的影響而言,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了解其中的因果關係。也有許多研究一直在挖掘甲狀腺素在精神敏銳度和失智風險中的潛在作用,包括最近的一些研究,已經在了解T3甲狀腺激素是否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生物學過程有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T3甲狀腺素明顯下降,而較低的T3甲狀腺素會促進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β-澱粉樣蛋白正是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中積累的蛋白質。
Heather Snyder表示,但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尚未闡明異常甲狀腺素濃度與失智風險之間的確切關係。不過,Heather Snyder和Chien-Hsiang Weng皆表示,人們應該意識到甲狀腺的健康對整體健康很重要,尤其是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潛在症狀的族群,應該要諮詢醫師。
原文網址:Underactive Thyroid Linked to Increased Risk for Dementia
更多元氣gogo文章:
▸中年喪偶——當親密的另一半離世,該如何調適回到正軌?
▸人生很長,時間很短——學習把握每一個現在而不是等待!這一站,是斷捨離的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