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經超過2年的時間了,最近有研究發現,有高達7成的新冠長期症狀患者,有記憶力和注意力等問題困擾,研究刊登在《Aging Neuroscience》(衰老神經科學前沿雜誌)。
分類彙整:醫藥線上
喝酒可預防感染COVID-19? 研究:紅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檳有可能降低染疫風險
最新的研究表示,喝紅酒可以預防COVID-19上身。根據1項針對英國500,000多名男性和女性的研究發現,喝1到2杯紅酒的人感染COVID-19 的機率比不喝酒的人低了10%到17%。
研究發現:迷迭香可對抗長新冠腦霧症狀 也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
自從新冠疫情延燒全球以來,造成人類生活大亂,許多科學家也急於找出各種預防的方法,就有一些科學家們在迷迭香中發現了一種獨特的化合物,可能可以阻止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罹患失語症宣告息影!失語症和失智症有關嗎? 神經醫學專家完整解析
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因罹患失語症而由家人代為宣告將息影的消息猶如一顆震撼彈,襲捲各大版面新聞更讓所有觀影粉絲心碎,然而「失語症」一詞對大眾而言似乎非常陌生。
新冠肺炎大流行病毒不斷變異 Omicron變異株即使症狀不嚴重也會造成新冠長期症狀
新冠疫情在這2年內不斷變異,包括Alpha、Beta和Delta等變異毒株,都曾經造成大規模的感染,近來則是被Omicron變異株取代,成為主流的傳播病毒,雖然感染Omicron之後的症狀不是很嚴重,但研究發現,一樣會有新冠長期症狀。
國人10大死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占大宗 定期健檢、4癌篩檢、疫苗接種全方位成人預防保健你做了沒?
你了解自己的健康嗎?如何才能知道健不健康,首先就是要定期做健康檢查。若能再進一步做到預防保健,對於自己的健康,就能更全面性的保護。
抽菸才會得肺癌?女生沒有抽菸、不下廚就不會得到肺癌? 對抗肺癌新國病你該破除這些迷思
「肺癌」儼然成為國人的新國病,但一般民眾對肺癌仍存在各種錯誤觀念,導致民眾在有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罹患肺癌再去就醫檢查,常常已經是發展至晚期,錯過黃金救治機會。
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身體多久?你該認識的新冠病毒後遺症「Long COVID」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Long COVID,最初來自1位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在自己推特上創造的主題標籤(#hashtag),用來描述自己染病復原後持續的症狀,透過社群軟體傳播而廣為人知,隨著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類似的病例報告發佈,國外的醫學專家也正式將感染病毒4周後仍然持續有症狀的現象,命名為「Long COVID」。
ACIP專家建議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調整 基礎劑、基礎加強劑、追加劑怎麼打?你符合條件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表示,19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決議,經評估國內外疫情風險、國內疫苗供應現況並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調整及建議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
他該邊腫塊從「小蘋果」變「大水梨」! 竟是「嵌頓性腹股溝疝氣」合併小腸阻塞、急性腎衰竭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外科醫師黃善鴻表示,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病人的右側腹股溝腫塊直徑達15公分,診斷為「嵌頓性腹股溝疝氣」,且合併小腸阻塞、急性腎衰竭,小蘋果已經變成大水梨了,要趕快手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