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區
GenkiGoGo.com

GenkiGoGo.com

❤ 生活保健知識領航員

  • 首頁
  • 醫藥線上
  • 樂活養生
  • 食在健康
  • 慢老生活
  • 美好人生
  • 寰宇視界
  • 專欄文章
  • 元氣購
  • 合作提案

分類彙整:醫藥線上

大多數攝護腺癌危險因子 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

大多數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 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和美國泌尿科協會的資料,所有患有攝護腺癌的男性,都應該篩檢有無心臟病發作的危險因子。

體重會影響女性反覆流產 BMI異常加劇反覆流產風險

體重會影響女性反覆流產 BMI異常加劇反覆流產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BMI的異常,加劇了婦女反覆流產的風險,因此,臨床醫師確實需要專注於幫助女性應對這個問題。

室內空氣汙染可能比室外多5倍 戰勝室內過敏症的6種方法

室內空氣汙染可能比室外多5倍 戰勝室內過敏症的6種方法

由於人們有將近90%的時間都在家裡,因此重要的是要在生活環境中清除過敏原,因為室內的空氣汙染可能比室外多5倍。美國哮喘與過敏基金會提供了6項防過敏建議。

受疫情影響全台上半年口腔癌篩檢減少1.5萬人次 死亡風險恐增3成5

受疫情影響全台上半年口腔癌篩檢減少1.5萬人次 死亡風險恐增3成5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接受癌症篩檢的情形也大受影響,根據1至6月最新統計,有菸檳行為者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有23.7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減少約1.5萬人次(6%)。

胰臟癌症狀別與腸胃病、背痛搞混了! 遠離7大危險因子不讓「癌王」奪命

胰臟癌7大症狀別與腸胃病、背痛搞混! 遠離危險因子不讓「癌王」奪命

胰臟癌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食慾不佳、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背痛、突然血糖升高、體重明顯下降、黃疸、脂肪便等。胰臟癌發現時大多都為晚期,此時癌細胞往往已侵犯到鄰近組織或已轉移,後續治療也較棘手。

來路不明的藥物別亂吃! 老翁為保健康亂服成藥竟把腎臟吃出腫瘤

來路不明的藥物別亂吃! 老翁為保健康亂服成藥竟把腎臟吃出腫瘤

腎臟是人體淨水廠,每分鐘有將近1,200C.C.的血液流需經由腎臟負責過濾雜質,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也由於腎臟癌或是其它腎臟疾病的發生早期不易有症狀,因此建議40歲開始最好為自己定期安排身體健康檢查。

治療青光眼以降低眼壓延緩視神經功能惡化為首要 常見用藥多為減少房水分泌或增加房水排出

青光眼藥物以減少房水分泌或增加房水排出 降低眼壓延緩視神經功能惡化

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第2大主因(第1大主因為白內障),主要因眼內的液體(房水)不能正常排出,使眼內壓力升高,導致視神經病變、萎縮。初期多無症狀,中後期會使視神經受損,而明顯出現周邊視野缺損,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越來越多人因肥胖而產生頭痛 這種特發性顱內高壓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隨著全球肥胖率的持續飆升,有一個新的研究顯示,越來越多人正在發展一種潛在的,與體重相關的頭痛,這種頭痛曾經被認為是罕見的頭痛類型,研究發表在《神經學期刊》(Neurology)。

新冠疫苗原理知多少?科普疫苗「知識點」這篇千萬別錯過!

國內3級警戒3度延長,接種新冠疫苗是終結疫情的最佳解方,然而新冠疫苗的原理究竟為何?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疫苗的「知識點」!

自己的命只能自己救!降低新冠肺炎染疫風險營養師給你的飲食建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裴莉指出,根據研究發現,「良好的營養狀態」可以減輕此波因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相關風險和發病率。

文章分頁

較新的文章 1 … 4 5 6

閱讀更多

五月 202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 四月    

Clicks

  • 4,983 點擊次數

端午節2022 年 6 月 3 日
17 天前。

熱門文章與頁面︰

  • 天冷吃鍋物、喝熱湯小心「胃食道逆流」! 中醫師建議按壓3穴位有助日常保養與症狀緩解
  • 居家掌握「722」量測血壓原則避免猝死悲劇 5大準備動作讓血壓數據更可靠
GenkiGoGo.com,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 追蹤 已追蹤
    • GenkiGoGo.com
    • 已經有 WordPress.com 帳號了?立即登入。
    • GenkiGoGo.com
    • 自訂
    • 追蹤 已追蹤
    • 註冊
    • 登入
    • 回報此內容
    • 在讀取器中檢視網站
    • 管理訂閱
    • 收合此列
隱私權與 Cookie:此網站可使用 Cookie。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 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 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