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WHO《世界聽力報告》指出2050年每4人有1人聽損 恐增失智風險

2021年WHO《世界聽力報告》指出2050年每4人有1人聽損 恐增失智風險

2021.10.15【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2021)年3月發布《世界聽力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每4人即1人有不同程度的聽損問題。而在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的便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若能在中年時期做好保護聽力或及早進行治療,能降低9%罹患失智的風險。

聽損加速大腦皮質萎縮 失智風險較正常人高出5倍

WHO在今年度的《世界聽力報告》中指出,在未來30年,聽力喪失的人數可能增加為目前的1.5倍,也就是到了2050年,每4人便有1人深受不同程度的聽力問題困擾。

同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研究也指出,聽損者未來失智風險較一般人高達5倍,主要是因為聽力障礙會造成人際溝通不良,久而久之,難以和外界接觸互動,進而加速大腦皮質萎縮,增加吃不好、睡不好、憂鬱及失智等風險。因此,能及早意識到聽損,便可提前降低失智及其後續產生的健康與生活問題。

若能在45歲起便養成定期聽力篩檢,除了能提前預防失智,即便有聽不到或聽不清楚的辨音問題,也能提早治療。(圖片來源/pixabay.com)

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 名列第1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

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The Lancet)2017年的報告亦點出,失智症9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1是45歲到65歲的聽力受損,占9%,超越抽菸的5%、憂鬱症的4%。

有鑑於此,華科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林龍森表示,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指出,台灣正處於高齡化社會,5年內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高達20%,因此,台灣比其他國家更需要超前部署、提早面對。

若能在45歲起便養成定期聽力篩檢,除了能提前預防失智,即便有聽不到或聽不清楚的辨音問題,也能提早治療,不僅對聽損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有幫助,對於台灣整體高齡化社會的穩定也有其正面影響。

耳鼻喉科醫師建議 45歲以上中壯年每2年定期做聽力篩檢

長庚醫院林口總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從臨床門診經驗發現,45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群因正處職場打拚階段,若有耳鳴或是聽力受損的狀況,求診意願不像兒童或年長者那麼高,因為他們深知如果展現聽不清楚不僅容易影響工作升遷、甚至危及自尊、自信,在同儕間也會受到異樣眼光,這樣的職場不安全感讓中年聽損成為最大的盲區。從早期隱忍到後期前往醫院求診的階段,幾乎都已經惡化至中重度聽損。

正常作息、均衡飲食,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好好睡上一覺,才是保護聽力的根本之道。(圖片來源/pixabay.com)

陳錦國醫師建議,正常作息、均衡飲食,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好好睡上一覺,才是保護聽力的根本之道。若一般非處於噪音環境下的工作及生活,建議至少每2年前往醫療院所進行聽力篩檢,包括耳鏡檢查耳膜與中耳的狀況,若是中耳相關疾病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透過手術或藥物治癒;若發生突發性耳鳴或失聰,要把握黃金治療期1週,千萬不要等到有空時才求診,畢竟聽損是不可逆的!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