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型態大幅改變,許多活動皆改為遠距及視訊進行,這樣的模式讓人們更加依賴網路,隨之而來的網路成癮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每月彙整: 十二月 2021
冬天保暖沒做好血壓易增高引發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提醒注意高鈉飲食以免影響血壓飆升
冬天為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低溫容易增加血管收縮的機率,使血管變細,也使得血壓容易增高,導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天穿著足夠的衣服保暖相當重要!除此之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提醒飲食上也需多加留意「鈉」含量的攝取。
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身體多久?你該認識的新冠病毒後遺症「Long COVID」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Long COVID,最初來自1位義大利新冠肺炎患者在自己推特上創造的主題標籤(#hashtag),用來描述自己染病復原後持續的症狀,透過社群軟體傳播而廣為人知,隨著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類似的病例報告發佈,國外的醫學專家也正式將感染病毒4周後仍然持續有症狀的現象,命名為「Long COVID」。
告別2021身心也要除舊佈新! 心理師公開年終壓力大掃除5部曲教你懷抱希望、樂觀思考迎新年
2021年即將邁入尾聲,每到跨年之際,又是揮別過去1年來的陳舊,藉此展開新年新氣象的好時機。不妨利用年假期間將過去1年來堆積的壓力垃圾徹底清掃,從心整頓、從新出發。
鼻塞、鼻水、鼻涕倒流是鼻過敏在做怪! 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驅邪扶正」提升免疫力減少復發
從中醫上來說,過敏性鼻炎為風邪或寒邪侵入人體並長期潛伏於體內,因此遇冷風或進出冷氣房易發作,中醫治療為「驅邪扶正」,先以解表藥將風寒邪氣趕出體外,再加以補益藥扶養正氣,提升免疫力,減少過敏再發。
ACIP專家建議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調整 基礎劑、基礎加強劑、追加劑怎麼打?你符合條件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表示,19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決議,經評估國內外疫情風險、國內疫苗供應現況並參酌各國疫苗接種政策,調整及建議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
2021歲末年終身體健康盤點 專家整理3大健檢重點!這些項目你做了沒?
每到年底,別忘了身體也需要安排健康檢查,身體的內部各項器官就如同汽車內部各種零件組成,汽車有使用壽命,但身體是要用一輩子,維持健康的第一步,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千萬不能少!
天氣冷颼颼如何做好保暖? 國健署提醒起床、飲食、運動、服藥、血壓、睡眠6方面這樣做不NG
又到了歲末年終之際,面對低溫來襲,冷颼颼的天氣,選擇保暖的方式無奇不有,然而不適當的NG行為,當心危險上身!
他該邊腫塊從「小蘋果」變「大水梨」! 竟是「嵌頓性腹股溝疝氣」合併小腸阻塞、急性腎衰竭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外科醫師黃善鴻表示,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病人的右側腹股溝腫塊直徑達15公分,診斷為「嵌頓性腹股溝疝氣」,且合併小腸阻塞、急性腎衰竭,小蘋果已經變成大水梨了,要趕快手術處理。
壓力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破壞並加劇慢性疾病 喝水、大笑、睡眠等10種方法幫助自然減壓
壓力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破壞,並加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甚至勃起功能障礙。根據《Healthline.com》的數據顯示,美國有 70% 的成年人表示他們每天都感到壓力或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