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一定要低蛋白飲食? 醫師示警:肌少症高危險族群降低蛋白質攝取對腎臟病控制未必奏效

慢性腎臟病一定要低蛋白飲食? 醫師示警:肌少症高危險族群降低蛋白質攝取對腎臟病控制未必奏效

2021.12.06【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成功延長洗腎時間,但拖延太久使得併發症越多,心血管與感染風險大幅增加,生命反而縮短,這樣算是勝利組還是失敗組呢?

拚命延緩洗腎才是成功? 仍應考量併發症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徐萱竹指出,除非在病人的認知中,洗腎比死亡還可怕,那拚命延緩洗腎才是成功。遺憾的是,真的有不少病人的認知是如此。

徐萱竹醫師認為,腎臟科醫師的存在並不完全是為了幫助病患延後洗腎時間而已,更希望病人洗腎前那一段時間的生活品質可以更好。

肌少症高危險族群降低蛋白質攝取 對腎臟病控制未必奏效

以低蛋白飲食為例,徐萱竹醫師表示,低蛋白飲食雖然有機會降低腎臟負擔,延緩慢性腎臟病惡化速度,但亦須重視病人體重、總熱量攝取及營養指標。事實上,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多種維他命缺乏,包括:BCD和葉酸,仍需參考一般補充劑量來增加攝取。

此外,許多老人家有關節或視力退化,較少出門活動,缺乏適當運動和肌力訓練,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除非同時面臨嚴重的糖尿病腎病變或是蛋白尿,否則一味地降低蛋白質攝取量對腎臟病控制不會有什麼明顯效果。

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容易將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也就是尿毒素殘留於體內。(圖片來源/pixabay.com)

腎臟功能衰退 恐增加尿毒素殘留體內風險

徐萱竹醫師進一步說明,慢性腎臟病的病人因為腎臟功能衰退,容易將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也就是尿毒素殘留於體內。

然而,在台灣與日本的慢性腎臟病臨床指引中,皆明確指出「克裏美淨(kremezin)」是一種可能延緩腎絲球過濾率下降的速度,有醫學實證基礎的藥物,這是由日本進口的口服奈米活性碳,直徑只有0.2 mm0.4mm,在腸道吸收尿毒素之前將其吸附,並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達到抗氧化和保護血管的作用,間接延緩了腎功能惡化,提高存活率。

均衡營養輔以腸道透析治療 成為「腸腎」軍

上述療法俗稱「腸道淨化療法」,也有人稱作「腸道透析治療」,雖然價格不菲,但在臨床上確實看到病人腎功能穩定和生活品質改善,也不至於和醫師希望病人均衡飲食的想法相牴觸。

徐萱竹醫師強調,並非鼓勵病人在腎功能持續衰退期間,將使用「克裏美淨」當作是可以維持高蛋白飲食的理由,要知道,均衡而且天然的飲食對於營養還有腸內的健康菌叢才有幫助。

腸道可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壁黏膜和裡面豐富的免疫細胞是兩道重要防線,均衡的營養和健康的腸道才能成為「腸腎」軍。

事實上,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多種維他命缺乏,包括:B、C、D和葉酸。(圖片來源/pixabay.com)

更多元氣gogo文章:
▸壓力導致的白髮可逆轉 紓壓有助恢復原來髮色但自然老化不算
▸每天5份蔬果可延年益壽 但並不包含澱粉類蔬菜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