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面臨高齡化、年輕化!糖尿病不再是老人病 未及時控制血糖恐導致心腎合併症

糖尿病面臨高齡化、年輕化!糖尿病不再是老人病 未及時控制血糖恐導致心腎合併症

2022.11.01【元氣gogo 編輯部/整理報導】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年久居台灣10大死亡原因之一。依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每年糖尿病發生率約16萬人,超越新生兒人數,盛行率2045年也預估將成長至近17%,由於糖尿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常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已經罹病;也因沒有及時發現、控制血糖,導致多種器官,如心、腎合併症的發生,糖尿病照護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7至2020)顯示,20歲以上的糖尿病人自知率為6成6,3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圖片來源/pixabay.com)

3成糖尿病人不知已罹病 未及時控制血糖恐致合併症

國際糖尿病聯盟為喚起各國對糖尿病防治的重視,同時紀念班丁醫師(Frederick Banting)於1921年發現胰島素之貢獻,將其生日11月14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聯盟將2021至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題訂為「可近的糖尿病照護(access to diabetes care)」,並於今(2022)年,特別強調「Education to protect tomorrow」,呼籲專業人員提供有品質的糖尿病識能教育,幫助民眾了解風險因子,以提升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相關合併症發生。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17至2020)顯示,20歲以上的糖尿病人自知率為6成6,3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由於糖尿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常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因無及早發現,故未能及時控制血糖,最後導致合併症的發生。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政府提供40歲以上的民眾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幫助民眾早期發現健康問題,若檢查出三高異常及代謝症候群,可及早改善,避免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並強調早期發現三高或腎功能異常,配合專業醫護人員指導,改善生活型態並遠離相關風險因子,以減少糖尿病與相關合併症對於健康的衝擊。

YOD(young-onset diabetes)指的是40歲以下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各國都發現YOD盛行率逐年攀升情形。(圖片來源/pixabay.com)

糖尿病面臨高齡化、年輕化 及早預防治療是關鍵

過去5年來糖尿病患者人數快速成長,已近249萬人。此外,預估仍有70至90萬的糖尿病患者尚未被診斷,且有超過20萬名患者還未接受治療。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指出,隨著台灣面對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加上糖尿病共病的負擔,糖尿病儼然已從單一疾病,衍伸成為多重共病、影響因子複雜的「社會問題」,此高齡族群患者的共病照護及衛教更顯重要。

除了面對高齡化問題外,年輕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快速成長也成為一大隱憂,依據IDF 10th Altas資料推估台灣19歲以下第2型年輕糖尿病患者,至2045年預估將以近10倍高速攀升,39歲以下之病患也預估以3.6倍速度增加,糖尿病年輕化趨勢儼然成為當前另一大考題。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說明,第2型糖尿病的治療除了飲食控制、運動、衛教外,最重要就是藥物治療。飲食控制與運動為基本步驟,血糖較高者,則視病情不同而給予具不同器官保護的糖尿病治療藥物。

糖尿病年輕化不再是老人病 肥胖是重要危險因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說明,YOD(young-onset diabetes)指的是40歲以下得到第2型糖尿病的病人,各國都發現YOD盛行率逐年攀升情形,然而YOD發生原因與機轉,尚待更多科學證據來釐清,但據國際研究發現,某些地區YOD盛行率較高,尤其在非裔族群有較明顯的表現,顯示出人種差異影響疾病表現,亞洲人也是易發生族群。

第2型年輕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表現及治療上,往往比高齡族群較容易失控,除胰島素細胞快速衰老外,併發症也更嚴重;糖尿病發病年輕化造成罹病時間加長,加上疾病尚未有根治的方法,後續併發症的風險增加不少。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中指出,男性或女性小於40歲以下族群,併發腦中風的盛行率均呈現增加上升的趨勢,值得關注。

若要降低併發症風險,除了避免糖尿病、三高的現象外,體重控制也是重要關鍵之一。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均持續上升,減重不僅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更能降低對三高用藥的需求。黃建寧理事長提醒:「糖尿病與胰島素阻抗有關,而肥胖與胰島素阻抗增加脫不了關係,若有喜愛含糖飲料、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且常久坐少運動,肥胖易找上門,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若要降低併發症風險,體重控制是重要關鍵之一。」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血糖管理,血糖如果控制不好,將會引起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合併症的發生。(圖片來源/pixabay.com)

糖尿病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血糖管理,血糖如果控制不好,將會引起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合併症的發生,然而這些合併症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就醫及檢查,才能有效防範。因此若確診糖尿病,一定要及早就醫,國民健康署更認證了300家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透過跨專業醫療團隊並連結健保品質支付方案,幫助糖尿病人做好疾病管理,降低合併症的風險。

更多元氣gogo文章:
▸人生當中,誰會先成為誰心中——永恆的追憶,真的沒有人可以說得準的!
▸人生很長,時間很短——學習把握每一個現在而不是等待!這一站,是斷捨離的再出發

發表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